運動筆記上最新的一篇文章<如何挑選好比賽?>
http://www.sportsnote.com.tw/running/view_article.aspx?id=b0587fd9-a0b3-40f4-a0dc-e2fb97b0d47f
文中提及建議的七項選擇注意要領
但是這樣就能選到<好比賽>嗎?!
撰寫者的資歷不得而知
但是參考該文後其實跑者自己也得省思自我一下
雖然說是"市場機制"會決定賽事能否持續舉辦
但是一場良善的路跑活動還是得要有品質良善的跑者參與
若是"奧客"型的跑者,再良好的賽事還是會被雞蛋裡挑骨頭
看看國外的路跑活動(尤其是馬拉松賽事)
再回頭看看國內興起的各種路跑活動(路跑、二鐵、三鐵、半馬、全馬、超馬等)
這道理其實跟出國旅遊是一樣的:見賢思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評鑑:
國外舉辦多年的馬拉松路跑活動有一定的程序與口碑
國內路跑賽事的評鑑是誰能說得正確呢?!
評鑑人員是誰?評鑑人員數多少?評鑑項目為何?評鑑分數如何制定?
光說評鑑這回事就跟論文問卷樣本設計一樣很麻煩
是有許多程序關卡得一一設計好才能有公信力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歷史:
據報章雜誌的報導:2013年度臺灣路跑活動約有300場
有的賽是有舉辦多年的經驗、有的是初次舉辦
有經驗的就代表可信度較高嗎? 沒經驗就代表不能信任嗎?
這可不是見仁見智、模稜兩可的說法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主辦單位:
其實這個標準跟賽事歷史是一樣的道理
有辦過賽事的單位就不會出差錯嗎?! 大型運動社團舉辦的路跑就沒問題嗎?
甚至於政府機關出來主辦的就沒問題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報名機制:
這個問題恐怕才是現今路跑熱潮下最大的問題所在
許多著名且熱門的賽事都敗在這一點
網友公幹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
主辦單位與科技廠商若不能掌握好網路報名系統的妥善執行率
挨罵是在所難免的
即使是中華路協、101、台灣大*ㄚ等單位都被罵過好多次了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服務窗口:
俗語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,但是路跑最怕幽靈單位
偏偏還是有人會去參與幽靈單位舉辦的賽事
網路時代架設個網站就能提供服務的窗口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跑友心得:
網路時代下,路跑舉辦後網路上各社群都會有人討論
但是網友最該注意的是"用詞"是否何宜
有的人討論賽事的角度是希望它愈辦愈好,所以會針對賽事不足之處提出建言;但是有人卻多了不必要的言詞,多了就是情緒性字眼的漫罵,這類就不是就事論事的討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發問討論:
其實這個選項屬於服務窗口與跑友心得的範圍,多此一舉!!